刘梦雪:拥一颗初心,写一生芳华|重庆十八中第二届青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优秀作品选辑

来源:重庆十八中国际部 时间:05-03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华,相击乃生灵光。日前,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在御龙天峰校区举行的以“立德树人守初心,一路芳华砥砺行”为主题的第二届青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落下帷幕, 18位选手的精彩表现既是理念的交流、知识的融汇、智慧的碰撞,也是对观摩老师的一次熏陶。

“班主任专业成长叙事”、“我的班主任观”、“班级工作案例交流”是本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竞赛内容,既展示了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也体现了教育的温度。选手们出色的表现,充分展示了他们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育魅力。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班主任工作室以“拥一颗初心,写一生芳华”为主题,陆续推出本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的优秀作品。

本期展示佳作:刘梦雪老师的“我的班主任观”。

班主任介绍——刘梦雪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语文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高2022届7班班主任。获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第二届青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二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主题征文行动写作指导一等奖,2020年重庆市高中语文论文比赛市级一等奖。

十八中班主任工作室

我的

班主任观

班主任肩负着培养、教育人的重任,因为我们“我们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人在打交道。”,我们影响着学生的才识、思想、人格。因此,班主任必须用心育人,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世界。”可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班主任应该用“心”育人,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但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大多学生要么对班主任心存畏惧,要么敬而远之。即使勉强坐在一起谈心,学生也很少袒露心声。因此,必须拆除师生之间的隔膜,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学生乐于交流,愿意倾诉,这样班主任才能及时捕获学生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班主任可以用以下几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灵。

一、责任心

班主任肩负着培养、教育人的重任,因为“(我们)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人在打交道。”,我们影响着学生的才识、思想、人格。因此,班主任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心。

育人事业道阻且长,只有拥有责任心,我们才能热忱地、积极地、认真地、长久地投入工作;主动去了解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困,鼓励学生成长,完善学生人格。这份责任心,也会化为美好的果实,让学生愿意“亲我之人,信我之道”,愿意向我敞开心扉。让我更能及时发现问题,帮助他们。

举例:疫情期间,作为班主任,我在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与一些小孩单独交流,帮助他们调整状态。比如,当时有个小孩经常上课迟到,交流沟通后,我发现她是因为和父母有矛盾。在多次交流疏导之后,这个小孩放下了心结,重新回归学习。后来,这个小孩还时常与我分享她的学习生活情况。

责任能够帮助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

二、爱心

正如高尔基所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班主任生命深处的大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源泉。

这种爱“不是一种教育技巧,而是一种生命质地,一种本真人性的流露。(班主任的)爱不是即兴开放的情绪之花,而是一种恒久弥新的能力(永不消失)”。

我认为我们应该这样爱学生:一是分享学生的成功,鼓励他们再创辉煌。二是分担学生的痛苦,及时给与安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同时,这份爱不是无差别的,我们还应该依据学生的情况有所调整——关心体弱多病的学生,信任无心之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耐心对待屡错生,赏识、赞扬进步生,激励优等生,鼓励普通生,鞭策后进生……当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博爱”之心对待所有学生,那么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也就更近了。

三、平等心

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还需要常怀一个平等之心。

这颗平等之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每一点成长,每一分禀赋和才能,每一个弱点,每一次选择。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援助者,而非决定者。这颗平等之心也是“蹲下身的交流”:以建议取代命令,以倾听取代说教,以宽严并济取代铁面无私……拓宽交流的途径,例如面谈、发信息、写信。选择适合学生的交流方式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当责任心、爱心、平等心汇聚到一起时,师生之间的距离就近了,教育的目标也近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曰不能,心向往之。”让我们怀着教育理想,坚定信念,拥抱未来。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在三尺讲台上,于春夏秋冬间,始终不变的是十八中每一位教育者立德树人的情怀。让我们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书写教育者一生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