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未来力量 | 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上他的化学课?陈兆祺老师的有趣“化学观”

来源:广州卓越美国汇点高中 时间:05-15

1加入卓越教育,在挑战中发展自己

在螺旋状的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把火柴点燃,等到火柴快要燃尽时,把铁丝伸进集气瓶,集气瓶装满了氧气。顷刻,铁丝火花四射,炫目而灿烂。

也许在不少初三学生看来,这只是课本上一个普通的实验,但于卓越教育初三化学老师陈兆祺而言,这是他自接触化学以来最着迷的一个。

从初三开始,陈兆祺便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热情,在对化学日渐增长的兴趣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向往之下,陈兆祺如愿考上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

“我是一个喜欢接受挑战的人,不想过一眼到头的生活。大四毕业的时候,有许多课外辅导机构开始招聘,但还是卓越教育‘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生长’这一教育理念最触动我,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加入卓越教育。”

2激活化学课堂

实验中培养扎实学科能力

化学学科作为中考重点考查的科目之一,学生从开始接触到参加中考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把握中考重点,十分重要。卓越教育初中化学教师团分析认为,2019年中考将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发散能力与化学实验理解能力的考查。在陈兆祺老师的课堂上,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帮助孩子把陌生的知识高效内化,让他们有所收获呢?

回归生活本源,激活化学课堂。在陈兆祺老师看来,初三化学与孩子们接触到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于是,他将日常生活的趣味化学现象引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讲到碳元素物质的特性时,他告诉学生:“我国有许多水墨画,历经千百年仍不褪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墨水中的碳在常温下很稳定。同学们说说,为什么我们考试的时候要求使用黑色墨水笔呢?”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因为黑色墨水笔里面也有碳的元素,很稳定!”当学生掌握了碳的基础性质,陈兆祺老师接着鼓励他们继续发散思考。“我知道碳能燃烧,烧烤的时候就是用碳,证明它的可燃性。”“我还听说碳烧起来有时候会产生一氧化碳,能毒死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孩子们逐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化学思维发散的乐趣中收获扎实的学科能力。

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科素养。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苦于死记硬背,对课本的内容感到生硬难懂。陈兆祺老师认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书上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总结出来的。只有带着孩子们亲身感受实验操作的奥妙,才能激发他们深入理解化学原理的动力。于是,他组织并设计了化学实验大赛,孩子们在每一次震荡试管中,体会到不同力度的不同结果;在比赛提供有限的试剂中,养成严谨细致的思维;在课本以外的实验操作中,总结出不同实验的共通之处,逐渐培养分析、设计、评价实验能力,感受收获的喜悦。

3教学相长,在发展中收获自己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面对无边的知识海洋,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孩子们在多元环境下提出的新想法常常让老师有所启发。陈兆祺老师用“教学相长”来形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他认为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不是固定的,在教学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与收获。一次课上他问学生们:“除了课本教的酚酞指示剂,还有哪些方法能证明酸碱已经中和?”有同学立刻联想到,利用碳酸盐和碱不反应却与酸能反应的特性,来判断酸是否过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各有收获,陈兆祺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实现教学和学习互相促进。

陈兆祺老师认为,化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蕴含世间万物运行的哲学思考。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的时候,收获的不仅是思维发散与探索创新的能力,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他说道:“从化学反应里可以折射出许多人生的道理,做事情就像做实验,外部的条件变化和内部的付出程度影响着收获成果,孩子们便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在短短的一堂课两个小时里,老师与孩子们碰撞出奇妙“化学反应”,最终收获自我发展,这便是陈兆祺老师的化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