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心养性就是一种内在学习与修炼,指的是对心灵生活的提升,保持心灵的平衡、快乐和丰足感;修心养性就是心的训练,一种净化自己心灵的过程。我们会发现,许多人虽然富裕了,当官了,却变得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他们表现为:想入非非、心猿意马、见异思迁、坐立不安。这样的人是很需要用佛禅来“净化”自己,笃定自己的。《坛经》解释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当外界的种种刺激呈现在自己眼前时,只是觉察看得清楚,但不会被它欺蒙或束缚,而内心仍保持清醒、明白而不紊乱,这就是佛教中的禅定。

净化心中的妄想和邪念是现代人必需的生活准则。现代生活太忙碌、太紧张、太功利,多变异、多诱惑、多欲望。如果不设法净化自己的心境和情绪,很容易烦躁不安、妄生邪念,迷失方向。达摩说,幸福生活的关键是净化自心中的矛盾和失衡。

人总是在失衡时才起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的,所以佛禅把这些烦恼称为“自心众生。”达摩说:“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坛经》中的《慧能出山传法》给我们道出了一个“平常心是佛”的道理,显示出一种清净自然的境界。而人要进入这种境界,就是从众生到佛的转化,这一转化就在一念之间。转化的形式就是修心养性,由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

由于人心本来具备佛性,只是被妄想邪念隐覆,一旦妄念俱灭,就会顿见自心。因此,修心养性到一定程度,整个人心就会发生质变。人生智慧是在没有缠缚时才展现的,所以人必须注意荡涤尘垢,去掉妄邪,才能纯真无碍,活泼自在。有些贪官东窗事发后,到寺庙去烧香拜佛寻求菩萨保佑,免除牢狱之灾。世人讽刺这叫做“平时不烧香,临事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