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影华龙教育培训基地 已帮助:912人
三维软件市场中盘子被瓜分的最惨的应该是MAYA了,曾经如日中天的,
全民(所有培训机构和大学)学习的MAYA,现在已经沦落为…“沦落”说的太狠了,
换个描述方式吧。它所覆盖的市场已经缩水了很多,
它的模型模块是我所接触过的三维软件里最方便、最快捷、大的,
尤其是用鼠标“甩线”的操作模式,是MAYA建模师装A装C的选择。
材质、贴图、渲染还是依然强大如初的,而且集合了阿诺德渲染器。
去年Autodesk收购了SolidAngle,阿诺德渲染器已经成为了Autodesk自家的产品,
凭借着阿诺德的超强渲染能力,各种项目在渲染阶段还是要在MAYA来完成。
崔欧伦作品
现在的MAYA更像是一个平台,在工作流程中起到一个汇集的作用,
也许模型是在其它软件完成的,比如Zbrush或Mudbox等雕刻软件;
也许材质、贴图是在其它软件完成的,比如Mari或者Substance;
也许运动图形动画是在其它软件完成,比如C4D;
也许特效是在其它软件完成,比如Houdini,渲染输出依然会在MAYA来完成。
虽然阿诺德会继续支持其它三维软件,但是对阿诺德来说,
现在其它的三维软件已经从原来的合作伙伴变成了母公司的竞争对手了,
支持力度必然有所不同。
角色动画和绑定一直是MAYA的强项,影视、广告的角色动画流程还是会依靠它,而且是强大的依靠。
特效方面MAYA和3DMAX一直是分庭抗礼,
但是行业中对于特效工具的使用正在逐渐的向Houdini转化,而且是个大趋势,
而这一点也对CG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型人才是CG人才的一大特点,
现存的低门槛儿的现状会逐渐变化。
在国内的各个CG子行业中,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一直由3DMAX占领,
游戏行业也大量的使用3DMAX。
只有在制作游戏宣传片时才会使用MAYA制作角色动画。
C4D通过5年的时间已经全面占领了视频包装市场,电视栏目包装、视频网站栏目包装、
宣传片、会展大屏、广告等已经被C4D席卷。MAYA已经退出了视频包装流域。
这归功于C4D的简单易学,超高的工作效率,运动图形类动画的准确定位,
并且兼顾了综合全面的软件功能。而且C4D全面进军设计领域,
大量的电商和平面设计项目在使用C4D来实现三维效果,它将会成为设计师们必不可少的技能。
接下来说一说C4D。阿诺德的被收购,可能会影响它对C4D的支持力度,
因为毕竟C4D是MAYA的竞争对手。就像是Foundry出品的Keylight,抠像的必用节点。
它同样生产了Keylight插件给竞争对手AE使用,但是效果上可不是一样的。
比如使用同样的绿背素材,在Nuke里创建Keylight节点,
不做任何调节,使用节点中的默认参数,同时在AE里创建Keylight特效,
不做任何参数调节。两边得到抠像效果是有不小区别的。但是影响是有限的,
因为Octane渲染器对于C4D的支持也非常不错,与阿诺德一样同为物理渲染器,
功能也很强大,速度也很不错。下图是国外同行用它与C4D结合渲染的作品。
说到Octane render,要说下生产它的公司,Octane render由OTOY公司出品,
OTOY公司还有很多其它强大的产品。其中最劲爆的是LightStage,
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许多拥有精彩的CG人物角色的大片,
才能使许多大片获得奥斯卡视效大奖。它是一项超前沿的面部扫描技术,
它通过软硬件设备,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布光,捕捉、识别、扫描人脸的面部细节,
通过特殊的算法,计算输出抄写实的(为什么是抄,不只是超,
因为它是基于人脸再现出人脸细节)皮肤贴图,有颜色、反射、投影、半透明等等。
这为CG艺术家制作人物角色提供了大大大的便利。
使用这项技术的大片太多了,蜘蛛侠、超人归来、返老还童、阿凡达等等,如下图
蜘蛛侠里的大反派章鱼博士,通过LightStage采集了面部皮肤细节的各种贴图,
再将其应用到模型上,效果一定是以假乱真的,获奖也是必须的
反派都用高科技来实现了,正派更要这么搞了。超人归来里的超人的CG角色也如法炮制
目前在各大片中应用最多的是通过C4D来制作未来世界或高科技效果,
比如高科技全息效果、电脑屏幕上显示的科技界面等,
C4D的建模、运动图形动画、特效功能、跟踪功能、
材质渲染功能等结合起来再配以AE的后期合成,可以超快速和高效的实现类似效果。
比如火星救援、攻壳机动队、复仇者联盟、奇异博士、钢铁侠等大量科幻类大片,如图
游戏、动画、广告、建筑设计、电视栏目包装、电商、平面设计领域对C4D的应用也非常多非常广。
尤其是电商和平面设计对于C4D的应用越来越多,关于这一点以后会具体去聊,
而且会基于一个完整的案例,从创意到在C4D中建模、材质、渲染详细的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