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对象:街舞(Street Dance)是起源于美国,基于不同的街头文化或音乐风格而产生的多个不同种类的舞蹈的统称,较早的街舞舞种为Locking,起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各环节各部分独立运动。80年代传入中国,并逐渐作为健身活动传播开来。
招生对象:爵士舞,即美国现代舞,是一种急促又富动感的节奏型舞蹈,是属于一种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芭蕾舞或现代舞所表现的一种内敛性的舞蹈。爵士舞蹈最初是非洲舞蹈的延伸,经被贩卖作为奴隶的黑人群体带到美国本土,而在美国逐渐演进形成本土化、大众化的舞蹈。爵士舞主要是追求愉快、活泼、有生气的一种舞蹈。它的特征是可自由自在的跳,不必像传统式的古典芭蕾必须局限於一种形式与遵守固有的姿态。随着美国流行文化的发展,伴随着芭蕾舞普及和百老汇文化的推广,特别是街舞文化体系的出现,爵士舞已经和以往的马甲、西裤、皮鞋、手杖的表演形式完全不同,在博采众家之长之后慢慢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早已不再是自由即兴的表演格式,在20世纪末期的流行音乐及舞蹈MV的发展大潮中,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为杰出代表。为了适应现代表演的需要,之前那种完全自由化的风格已经慢慢被各种风格的规律和要求所限制,变成一种自由与规律并存的风格。
招生对象:声乐 所谓"唱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有的演唱模式,这种模式直接影响着演唱的外在表现风格。就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这三种唱法而言,因为唱法模式不同,故而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具体地说,三种唱法之所以在风格表现上有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三种唱法在歌唱发声的原理运用上的不同所致。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技巧性和规范性,强调声音的共鸣和掩盖,在生理上要求喉头向下使喉咙充分打开,追求具有强烈穿透力的"面罩集中点"以获得高质量的声音效果。民族唱法则注重歌唱发声的自然性,强调行腔与咬字的有机结合,主张"字"正才能"腔"圆的基本观点,追求"字清"而"韵正"的传统格式。而流行唱法则更多的是注重"感觉",强调乐感和摹仿在歌唱中的重要性,追求声音的个性与特色,以及"口语化"式的演唱风格。由此可见,三种唱法从演唱模式到风格表现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招生对象: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较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招生对象:单簧管,又称为黑管或克拉管,在台湾又称为竖笛(英语称Clarinet,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西班牙语为Clarinete,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广泛的乐器之一。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由五节可装拆的管体组成,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簧片乐器芦笛(chalumeau)演变而来。单簧管不同于双簧管。单簧管为移调乐器,双簧管不是移调乐器, 而且双簧管使用两个簧片夹在一起发声,单簧管使用一个簧片和笛头发声。笛头(附单簧片、哨片),小筒(又称"二节"),主体管(两节,即上节管和下节管),喇叭口,和机械音键系统。使用材质:普通型:硬制橡胶,ABS塑料,酚醛树脂等。专业型:经特殊处理的乌木,紫檀,红木或有机玻璃等。
招生对象:吉他(英语:Guitar),又译为结他或吉它。是一种乐器,属于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费拉门戈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而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吉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当然,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着相当程度的陪衬角色。吉他被用于多种音乐风格, 它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古典、弗拉门戈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吉他亦有被于用古典音乐,有大量的独奏曲, 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偶有使用。它通常有六弦,但亦有四弦、八弦、十弦和十二弦。吉他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历史悠久、以木制共鸣箱扩音的民谣吉他,二是二十世纪被发明、以电扩音器扩音的电吉他。原声吉他有四种:平面吉他(在中国也叫民谣吉他),拱面吉他(又名爵士吉他),古典吉他和弗拉门戈吉他。木吉他通常被用于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及流行音乐。 电吉他则通常被用于摇滚音乐、蓝调及流行音乐。电吉他的发明对西方流行文化及音乐有重要影响。
招生对象: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农曲等民间曲调。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其音色独特淳朴,外观朴实、精致,简单易学,受到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葫芦丝,属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共有高、中、低音3种类型,常用有D/E/F/G/A/B/等调。各民族之间风土人情、地域环境的不同使得葫芦丝这种乐器在构造上也不尽相同。由于传统葫芦丝在制作上有七个发音孔(主管),一个发音孔一个音(不能象竹笛那样通过气息的变化在一个音孔上可以吹出八度音来),加上一个筒音一共可以吹出八个音来。所以一般传统葫芦丝通过移动宫音位置,改变原有的指法,理论上应该可以吹出五到六个调来,但由于受音域和音阶排列的限制,传统葫芦丝只能转四个调,而且常用的调只有两个,既筒音作低音"5"和筒音作"1"且本调(筒音作5)常用。以C调葫芦丝为例,除可以吹出本调(第三孔作1)还可以吹出 G调(筒音作"1"),它是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调式,在吹奏乐曲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乐曲都能演奏,要根据乐曲的音域情况适当的来选择,好的调就是以第三孔作"1"演奏,若乐曲需要转调可通过更换葫芦丝来解决,一般常用葫芦丝有降B、C、D、F调等。
招生对象:竹笛是中国古老的乐器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竹笛的演奏艺术源远流长,风格多样,其音色优美动人,有着独特的演奏技巧,加上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竹笛成为人们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竹笛音色嘹亮、通透、圆润、清脆,携带方便轻巧,易上手,是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可以学习的乐器。竹笛的入门基本要素分为四点,即气、指、唇、舌。
哈尔滨汇凯音乐学校 汇凯艺术学校简介 哈尔滨汇凯音乐学校创建于2007年,是一所以教学、演艺传媒、及乐器销售为主的综合性发展机构。其宗旨是为热爱艺术的国民提供一个学习艺术,享受艺术的理想场所。本校环境幽雅,设施齐全,艺术氛围浓厚,师资力量强大,教学方法系统先进,管理制度科学规范,是学习、交流艺术的理想场所。 本中心以古筝、钢琴,吉他,美术,竹笛、双排键、非洲鼓、架子鼓、少儿口才、播音主持等品牌教学培训为主,兼顾其他艺术的普及教学、表演、交流与合作。 教学特点:采用先[详情]
|
陈健 教师团队
2019年代表哈尔滨音乐学院赴山东艺术学院参加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全国选拔赛。2018年11月荣获全国蓉城之秋.成都第二届金芙蓉音乐比赛美声组“银奖”。2018年7月荣获全国第六届孔雀奖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音乐艺术院校本科生美声组“三等奖”。2019年7月荣获全国第九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比赛”歌剧重唱组“三等奖”。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声乐大师班及专家讲座,并受到大师们的诸多好评与肯定。参演哈尔滨大剧院周末音乐下午茶系列之《中外歌剧片段精选音乐会》等多场演出。
张帅 教师团队
曾参加“蒲公英” 、“群星奖” 、“学院杯”等多次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曾任森林警察“时代号角乐团”首席萨克斯演奏员。 参加过哈夏音乐会,哈市19年春晚及各种“室内乐”等大型文艺汇报演出。 张氏萨克斯教学创始人。 中国萨克斯学会会员。 哈尔滨流行音乐家协会会员。 《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乐器指导。 老年大学、社区乐器指导。 辅导学员多次参加考级、比赛、演出均获得优秀成绩。 从事教育多年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信赖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李昕卓 教师团队
七岁起学琴,期间09年梦想中国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1年跟随广西艺术学院钢琴系袁副教授,13年.14年期间获得星海杯三等奖及联合举办的比赛二等奖,17年跟随黑龙江艺术学院金辉副教授学习钢琴,18年获得黑龙江省艺术职业大赛二等奖,及参加多次组织的演出及音乐会,19年跟随师大音乐系张教授学习钢琴.
我抱着一颗对钢琴的热爱之心感染每一个学生。我的教学让你通俗易懂,让你学得开心,快乐!让你们都爱上音乐,爱上钢琴这门艺术!
张蕾 教师团队
教育经历:2012~2015年 省少儿中心单簧管指导老师 2015~2017年 深圳市大雅乐盟网络有限公司指导老师,8岁学习单簧管,师从于哈尔滨歌剧院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程毓凯。毕业于哈尔滨学院,在校期间与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单簧管教授张亚光教授进行学习。
简介: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道里区总工会管乐团单簧管首席,2019年受聘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全球音乐赛事黑龙江地区评委。多次参加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曾荣获省文化厅器乐类比赛一等奖,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朵朵 教师团队
教育经历: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2007-2011年大学期间担任合唱团团员,多次参加过校内外演出。2009年获得东农金秋杯才艺大赛二等奖。
简介:2015年自驾去西藏云南,跟随全国自驾户外教学打击乐导师凯文先生学习非洲鼓。教学曲目有《小宝贝》《一瞬间》《活着》《护花使者》《Faded》等众多深受家长和孩子喜欢的歌曲。目前拥有品牌代理Kenvinder“凯文达”全能鼓,包含非洲鼓,架子鼓,卡宏(箱鼓),中东鼓,康佳等。 非洲鼓热情奔放,是情感的释放和交流,它可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情,提升自信,展现自我! 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独特,课堂气氛活跃,让每个孩子都能敲出属于他自己的节奏!
关伶馨 教师团队
教育经历:六岁学习琵琶,先后师从于龙江剧院孙俪老师与黑龙江省京剧院戚广新老师。 2014年8月赴黑龙江神学院进行封闭式合唱指挥训练。 2014年11月赴黑龙江司法警官学院慰问演出中担任琵琶独奏。 2015年6月~9月在黑龙江省博纳文化艺术发展交流中心演绎部担任琵琶演员,参加2015年哈尔滨街头音乐节巴洛克站。 2016年4月~5月在黑龙江省博纳文化艺术发展交流中心演绎部担任琵琶演员参加2016年哈尔滨街头音乐节开幕式
简介:6岁开始学习琵琶,先后师从于龙江剧院琵琶演奏孙莉老师,黑龙江省京剧院琵琶演奏戚广新老师,2011年考入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民乐系,跟随王芳老师继续学习。在校期间担任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青少年民族管弦乐团琵琶首席,研究演奏法、外在因素与音乐效果的关系。 凭借着多年来对琵琶的热爱,她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在经历了独奏、合奏、演出、比赛、指挥、改编、即兴创作之后,归纳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了自己独有的教学体系。17年的音乐之路,只为更好的投身于琵琶教育,让人们认识琵琶、走进琵琶,创造琵琶的新时代。
晨曦 教师团队
教育经历:毕业于黑科技大学 获得北京SPY舞蹈中心ju
简介:2016高效齐舞比赛冠军,2017参加爵士文化推广活动,国际车展驻舞蹈嘉宾演员,常年参加spy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