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对象:适合对象:1、报考专升本的考生须有经国家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大学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2、外省户籍考生凭暂住证或在我省工作的单位证明或有关固定居住证明在我省报考。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批准、经教育部确认、浙江工业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2013年9月起学院开始在绍兴办学。2015年12月,获批首批十所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之一。学院现有11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36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理、文、法、管理、经济、艺术七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76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394人(不含外聘教师),近4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技术职务,超过90%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硕士生导师近40人。迄今,学院已培养本科毕业生23118人,一次性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近几年来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940人。毕业生中还涌现出了浙江省青少年道德模范,浙江省优秀青年等一批优秀毕业生代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学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高技能项目、自考助学及证书考试培训等,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
招生对象:适合对象:1、报考专升本的考生须有经国家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大学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2、外省户籍考生凭暂住证或在我省工作的单位证明或有关固定居住证明在我省报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是由宁波市人民和浙江大学合作创办,经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批准,由宁波市投资建设,浙江大学负责办学管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宁波市属事业单位。学校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占地约1116亩,建设总投资8.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9.04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先进齐全的教学、实验配套设施,投入2亿多元建成各类高标准实验室55个。千兆带宽的专用光纤直通浙江大学本部,共享各类数字资源。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拥有藏书138万余册。学校依托名城、名校,继承、弘扬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和浙东学术文化精髓,按照“人才培养应用型、科研开发支撑型、社会服务区域型”的发展定位,围绕“抓学科建设、促教学质量、上科研水平、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思路,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走开放办学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和继续教育相辅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商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学院,图书与信息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8个直属单位。教育部备案专业42个,面向全国15个省(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崇尚严谨踏实的教风、学风。学生经过学习,成绩合格,颁发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学士学位证书;一年级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可转入浙江大学本部相关专业学习。现已有15届4万余名学生顺利毕业,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到95%左右,一次性率均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得到社会充分认可。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 头,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理、文、法、经、管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通过学科建设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与专业体系,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1个,国家海洋局研发与服务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特色)专业11个(“十二五”以来)、省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省重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建)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品牌专业和特色(重点)专业10个、重点实验室5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创新团队9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特色学院1个、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1个,并建立了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基地等。学校实施“人才强院”战略,通过实施“9211人才专项支持计划”“1131人才工程”“菁英计划”等建成了一支富有特色、专兼结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队伍中有44.84%的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55.8%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42%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外籍教师占比近3%,享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和省“千人 计划”特聘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宁波市“3315”创新团队、“甬江学者”、宁波市拔尖人才等各类市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144名。聘请了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6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学校领导和主要中层管理干部由浙江大学委派,学校委员会和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浙江大学、部门及著名企业的教授、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学校在国内率先实施了首席主讲教授、专业责任教授制度,聘请浙江大学知名教授担任“9211”学科领航教授、教学卓越教授,聘请浙江大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来校讲授主干课程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学校拥有研究生导师12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0余人。学校依托浙江大学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博士生、硕士生250余人在校开展学习和科研工作。学校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本科、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校与宁波市委组织部等单位联合举办宁波经理学院,开办优势骨干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开展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已累计培训企业家4000余人。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逐步形成了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学校与地方以及众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全面合作,并建成各级各类研究机构70个(其中市级及以上研究机构27个),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2018年,学校外源科研到款总经费达到7307万元。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英、澳、日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等二十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联合成立“宁波市波兰研究中心”,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技术大学合作成立“中国-中东欧国际物流与服务学院”。2018年8月,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签署协议,决定深化市校合作,全面推进建设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包括转型提升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迁建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新建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浙江大学宁波国际合作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建成后的浙江大学宁波校区总占地将达到1650亩。学校将紧紧抓住这次战略发展机遇期,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发展,为建设区域特色的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招生对象:适合对象:1、报考专升本的考生须有经国家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大学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2、外省户籍考生凭暂住证或在我省工作的单位证明或有关固定居住证明在我省报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负责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管理型学院,代表学校管理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2014年为强化管理职能,增设了继续教育处,与成人教育学院合署。继续教育处(成人教育学院)依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普通全日制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多专业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探索并实践出一条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继续教育办学之路。学校现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60余个,历年学历继续教育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在浙江省高校名列前茅,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目前我校在省内各市县设有70余所函授站(教学点),遍及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温州、台州、丽水、金华等地。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办学、衔接办学,进一步拓展了继续教育的学历层次、渠道与类型。学校先后与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合作开展网络教育;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校合作举办函授或自考专升本教育。学科门类齐全,覆盖面广,渗透到不同产业与领域,现有合作办学的继续教育学员22000余人。学校积极面向社会开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开展面向企事业单位员工、社区人员、农民、退役士兵、残障人员特殊人群等多类别培训,2016年学校社会培训量达19万人·天。近年来,学校致力于社会培训品牌的创建工作,已形成了一套标准化、高质量、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先后培育认定了26个校级培训品牌。拥有国家 级示范机电职业技能鉴定所等5个国家 级培训鉴定基地,其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被授予省级单位,此外还拥有金华市会计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20余家省、市级培训基地。学校现有自考助学或技能特色培养项目专业20余个,是浙江省自考委批准的省自考助学单位,浙江省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优秀院校,浙江省自考专科专业主考学校属地化试点高校;学院进一步实践“精细管理,有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同校同待遇”政策,为广大普高、中职、技校毕业生学子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学校致力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需要,将进一步加强各项建设,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社会成员的持续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发展培养更多的各类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一直努力。
招生对象:适合对象: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营养公司、心理机构、药店、养生会所、养老院或老年公寓等,以及从事健康教育、健康、健康指导及相关的各界人士。基本理论:健康管理概论、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相关法律制度;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医学、循证医学、营养学、医学基础,营养与食品卫生、心理健康、心理测量学、身体活动、疾病管理。技能操作:基本体格测量、职业能力与操作技能概述、基本操作技能、综合技能训练、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杭州金成康培 杭州金成康培简介 杭州金成康培人才服务有限公司隶属于金成控股集团康养板块,以服务大健康、教育产业发展为战略方向,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塑造行业高端人才,搭建人才快速成长与职业发展的优质平台,满足迅猛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金成康培有着良好的背景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与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康复研究中心及各省卫健委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金成康培遴选[详情]
|
郭清 教师团队
《健康管理师》国家卫健委培训教程 执行主编
医学博士 教授 博导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麻省医药学院名誉博士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 卫生保健分会主委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专委会 主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改革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 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杨芳 教师团队
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系主任、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负责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养结合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后
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杭州市西湖学者
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人才。
赵发林 教师团队
《健康管理师》国家卫健委培训教程编委
现于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健康管理系任教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保险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教育培训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教育与培训学组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统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沈歆 教师团队
医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健康管理系教师,国家健康管理师,主治中医师,参编《中华健康管理学》、《健康服务业发展报告》、《老年健康管理师实务培训》等著作,主要从事健康干预、中医治未病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