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 编辑:佚名
前段时间,在上海领科教育校园内,出现了一种红白蓝雨伞。雨伞以Ulink专属Logo颜色为基调,附上领科独特标志。这就是学生会生活部的同学们自制的——UCS公共雨伞。在这把雨伞背后,凝聚着同学们辛劳的汗水,不仅体现着大家对学校公共事物的热心,也展示了同学们的团体意识和个人能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把领科专属雨伞的诞生过程。
做雨伞的初衷
每到下雨天,总会有一些同学没有及时准备雨伞。为了让同学们在雨天不被淋湿衣裳,为他们送上更贴心的关怀;为了学校公共事业能更充满人情和暖意,学生会生活部两位部长在竞选期间,就提出了要制作公共雨伞的构想,解决同学们雨天出行难的问题。两个月前,做雨伞这件事情正式被提上了日程。
(左一)生活部部长芮诚 (左二)生活部部员兼项目负责人邱晨阳
设计过程
生活部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与艺术社合作,请艺术系的同学们设计了雨伞样式,然后在学生会官方上发起了投票。下图就是这把雨伞设计的雏形,也是老师、同学们投票最高的一件作品。
设计者:G1-1班 周子齐
成品制造
在雨伞的制作中,同学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起初,部长芮诚在网络上了四五个买家,但都因为雨伞订制数量(100把)太少了,加上颜色、物料的制备,并没有给商家留下多少利润空间,所以他们的订单遭到了拒绝。然而同学们并没有放弃。项目负责人邱晨阳同学在百度上查到了一家厂商,但他们同样要求要300把起订。邱晨阳同学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反复跟商家洽谈,表明这把雨伞的意义。最终,商家终于同意将雨伞投入制作。生活部利用万圣节卖门票所得的一部分钱付了订金。在与厂家对接的过程中,设计者周子齐同学也将雨伞所需色号、规格、效果图都全部做好,方便厂家的生产。
雨伞成品
惊艳亮相
在近两个月的筹备,历经十几天的制作下,11月10日,UCS公共雨伞终于到货!为方便安置雨伞,生活部还特别购置了雨伞架。随后,雨伞正式投入了使用。在校园内总共设置了7个雨伞架。它们分别安置在了不同的地方:教学楼一楼两个楼梯口各一个,综合楼门厅、英语办公室门口、以及三栋宿舍楼,每栋楼各一个。
现在,雨伞已经为大家遮挡着风雨,来往的人们不再因为淋雨而行走匆匆。充满意义的红白蓝流动在校园中,成为一道风景,也为大家添上了一层浓浓的暖意。公共雨伞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雨天的出行,尤其是领科的走课制,让同学们在经常换班的课间,能更方便地使用到它们。并且,大家使用完后,也都会很自觉地放回原处。
综合楼门口的伞架
宿舍楼下的伞架
教学楼门口的伞架
经验与收获
谈到这次雨伞制作的收获,生活部的同学是这样说的:
G2-6班 芮诚:这次的雨伞制作,让我们考虑问题更全面、更注重细节。同时,也提醒我们,做事情需要生活实际。比如从订制到议价,都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G2-6班 邱晨阳:我的感觉是,做事情,主要还是得敢于尝试。比如厂家标注的300把起订,在我们的不懈努力后,最终成功预订。如果不去尝试,就不会知道是否可行,也不会知道自己会在哪里跌倒。
事实上,思虑周全的两位同学,在与商家沟通之前,就已经事先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是按现有方案执行。二是备用方案:如果所有商家在100把以内都只印单色,他们也都准备好了纯Logo标志的设计,可以直接生产。为了**更好的效果,同学们在优选方案上作了很大努力,并不断尝试,并且成功了!
只有不断尝试,才有新的可能。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都用上了公共雨伞,大家都一致为生活部所做出的努力竖起赞扬的大拇指。这次雨伞的制作,不仅全靠个人积极参与,也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回报。即便如此,同学们却依然投入其中,出力献策。谢谢你们,领科的同学们!是你们让校园散发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