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学习六门学科:语言、第二语言、人文和社会科学、实验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或艺术(可以用其余五学科之一替换)。
核心课程有Creativity,Service and Actions,Extended Essay和Theory of Knowledge。
IBDP有以下的9大课程:
组:
语言A,分为文学、语言与文学两门课程。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母语或者是在学术层面势的语言。
IB对母语学习的强调是其有别于其他国际课程的一大特色,这也是IB致力于做好本土化的具体体现。
第二组:
语言B。即第二语言,中国学生一般会选择英语B。在中国,由于很多学校不开设第六组艺术选修课程,也有不少学生会再学一门二外,如西班牙语、日语、法语等。
第三组:
个人与社会学。包括历史、地理、经济、工商管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与文化、全球社会中的信息技术等学科。
第四组:
实验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设计、环境系统等学科。
第五组:
数学。数学为必修课,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包括:普通数学、高等数学、数学研究等不同难度的课程,供具有不同需要的学生选择。
第六组:
艺术。包括视觉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制作等。它告诉学生,艺术是需要被慎重对待的,是我们感受美、表达美的重要途径。
说了IB的众多优势,不得不承认,IB课程确实是这个世界上的高中国际课程。甚至可以说是的,但不意味着它是每个人的选择。
IB的课程涵盖广,六门课程,难度可观,英语水平一定要好,需要树立以英语为母语的标准。作为最富挑战性的国际课程,IB更适合那些心智比同龄人成熟,身经百战的同学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