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化学组蔡老师:助梦想起航,育创新之苗!

来源: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      编辑:佚名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转眼间蔡明沂老师加入领科教育上海校区已有9年之久。2011年,年轻有为的蔡老师带着一种情怀从博士后科研**站离开,转身投入教育事业,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传递科学精神。蔡老师是一位资历丰富的化学老师,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获得了广大师生的敬佩与尊重。让我们走进蔡老师的教学世界,聆听她对自己、学生、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一些看法。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jpg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

化学组蔡明沂

化学老师

G2-1班主任、G2年级长

STEAM项目负责人

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

近10年A Level教学经验

参与过国家973研究项目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先后在美国化**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参与编撰《食品添加剂在粮油制品中的应用》丛书。

转身再回校园,探寻教育真谛

为什么来领科这样一所国际中学做老师?

蔡老师脸上顿显凝重,陷入沉思,周围渐渐安静下来,时光仿佛回到了她做抉择的那一刻。缓缓地,她说:“可以说,我是完完全全在体制教育中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因为热爱科研,所以一路读到博士,在读博士的那段期间,我由衷地希望国家的科研水平越来越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从基础教育而不是从高等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对科研的热爱和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是决定国家未来科研水平的关键所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我最终决定加入到建设国家基础教育的队伍。”

可以说,在蔡老师看来,一个人对一个学科的热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当决定踏进中学校园的大门后,蔡老师没有选择她所熟悉的体制内教育,而是选择国际教育,想见识另一番教育天地,从那里寻找答案。对于蔡老师来说,她是带着新奇的心态接触A Level课程的,但经历了一段授课时间后,内心有种舒畅的感觉。

她说:“在体制内高中课程中,学科内容浅但考试难度很大。相比之下,A Level的课程体系与大学的学术更接轨:首先,在学习方面,A Level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并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其次,在考试方面,它不会岀偏题、怪题、难题,每年两次CAIE全球统考的难度相当,对同一知识点的考察方式不会有很大变化,只要学生深刻理解了知识点并构建好了知识架构,那么就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而国内的高中学习和考试,似乎总是以考倒学生为目标,总有不少的难题在前方等着学生,面对这样的教育模式,学生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刷题上,老师也不得不把精力放在钻研各种题型上。”

之后,蔡老师进一步说到:“假设有一种教育体系,能清晰地将学生进行排序,而另一种教育体系虽不排序,但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天性,自由选择所擅长的,并将它发挥充分,那么后者必定优于前者。前一种教育体系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应试教育’,在那种体系下,学生只学习既定的知识,而学校试图凭借这种应试方法,将‘优秀’学生鉴别出来。为此,筛选者们在考试题型上挖空心思,试图用难度确保对学生的区分,而这样的结果不仅导致高分低能,还将教育沦为考试的工具。”

“在另外一种教育体系下,学生可以将个人的天赋发挥出来,如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可以不用学习不擅长的数理化,只需将艺术做好;而喜欢数学的学生,也不必把所有的时间用在不断提分上,因为有更系统的数学课程等着他们。在这样的情况,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释放,多元化的能力发展取代了单一性的成绩排序,新的能力形式得到尊重,相互之间的*容成为共识,而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已具有一定学术能力的学习者。”

尽管蔡老师在领科已经探寻到了她想要的教育真谛,但她并没有以此而否定其他教育体系,如科学一样,事物的发展总是处于动态之中。

构建知识体系,打破学习壁垒

身为化学教师和STEAM项目负责人,蔡老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开展STEAM教学活动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首先,在A Level课程中,化学这门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与了解世界的一种角度。由于A Level的化学所涉及的知识面广且深,蔡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辅相成,课堂内采用视、思、动手等浸润式教学方式使学习符合思维规律,课堂外化工企业的参观,护手霜配方的探究,大学实验室的实践。从具体形象思维入手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进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无形地记忆了化学的知识更培养了一种思维模式。

蔡老师也会在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架构而提升对学科的理解,培养化学思维。她说:“在上某一章节时,我会有意识地将教材中某些有着相同或相似知识点进行加深和延伸,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共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这不仅是学生对教材的整合和深化,更是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的深入思考,同时构建与这一主题相关的知识体系,有助于调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矛盾。

蔡老师对学术一直保持敬畏。她表示化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精神,化学的知识来自于过往许许多多化学家的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付出。希望自己的学生未来能够真心热爱一门学科,在踏入学术门内要保持清心寡欲、安贫乐道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切勿浮夸和急功近利。她更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够成为化学的领域的杰出人才,为科研做出贡献。

同时,蔡老师说了一个故事:“在**年教授AS的有机化学时,我遇到了一个难题——教材编排不够系统,缺少了一块重要的知识板块。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系统性地理解有机化学,我在我的课件中把缺少的那部分知识板块加了进去。当时,学生学着吃力,但到了A2的时候,他们便对有机化学的内容理解得很透彻。尽管有些学生对我所加的内容非常排斥,认为不在教学大纲之内,但我说,这部分内容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如果不打好基础的话,那么有机化学的学习就如同水上浮萍。”

“正巧的是,那一年,CAIE的AS化学出题组组长作为培训导师来到领科培训我们,我便把这件事与他说了,他非常认同我的这种做法,两年之后,教学大纲便把那部分内容划进去了。”

正如蔡老师所说:“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只是整个教学系列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眼,绝非孤立的存在。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只单纯着重对考试大纲范围的内容进行分解和剖析,容易让学生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定势。只有将一环一眼放到宏观和系列中去观照,才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只有从这一环一眼向相关的知识面延伸和辐射,才能对整体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所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才能让他们明白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知识的整体性。”

最后,蔡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为STEAM项目负责人,她说:“我们会积极利用校内资源和选择优质的校外资源丰富STEAM活动以较大程度地帮助我们的学生。例如,在校内我们选择与设计适合学生基础的STEAM课程融入学生的学习与兴趣中,如飞行器,桥世界的课程开展;校外VEX课程的引入,暑期无人车夏令营活动等。同时,我们也会鼓励孩子参与一些学术类竞赛培养孩子们的相关素养,如学术马拉松竞赛。通过参与这类竞赛,孩子们不仅将提升阅读与思考能力,同时更考验孩子们的学习与应用能力。”

依托教学载体,营造有序班级

蔡老师不仅是一位**的化学老师,也是一位认真负责的班主任。那化学教学与班级管理有关系吗?作为一名做班主任**的化学老师,蔡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深深体会到,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

蔡老师将班主任定义为“导师”,她说:“所谓班主任即在一段时间内,无论是从知识、品行还是精神,均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的人。因此,可以说班主任不仅是知识和道德的传播者,也是学生行为和三观的引导者。学生从家庭转到学校,他们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大于在家里的,那么,班主任自然是他们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人,也是家长与学生之间最重要的桥梁。为此,班主任须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名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如何让班主任及时又全面地了解学生呢?蔡老师建议:“让学科老师做班主任,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又可以增加了解学生的时间和机会。同时,身为学科老师的班主任在课堂中的表现也会直接影响着班风,当班上的学生看到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老师,那么他们很可能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以及有极强的钻研精神。”

“更重要的是中学阶段是人生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想要独立又不能独立,开始懂事又不太懂事,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半成熟幼稚时期。而一旦学科老师任职班主任,那么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与班主任在一起,这会给他们带去归属感和安全感。”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好书或做好人是育好人的前提。当一位班主任具备崇高的学术形象或人格形象,她丰富的学识或高尚的品德便能深深地感染着每个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自动变成了班级管理者和良好班风的维护者。

蔡老师说:“学科老师担任班主任,除了有以上种种优势之外,不同学科的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其所独有的学科知识来管理班级,促进班级核心凝聚力的形成。”

她接着说:“物理化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熵,即微观粒子无序度大小的度量,从有序到无序总是自然界自发的过程,即是熵增。从无序走向有序则需要外在的干预。那么,在化学反应中,可以通过采用投入晶种降低熵值。比如说,在一个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晶体,若干天后,会发现溶液里面那些无序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变成有序排布的漂亮晶体,这便是熵减的过程。如何才能降低班级“熵值”呢?”

“同理,班级管理需要有序,可以通过规章、流程、标准、制度,这些外加条件促成班级有序,还有另一种方式即在班级培养好的‘晶种’让班级逐渐有序,班级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晶种的可能,从一个演变出两个……班级氛围越来越好,最后整个班级就如同美丽的晶体一般,就有凝聚力,每个孩子都闪闪发亮!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获得理想的升学结果和成长经历。”

做老师不容易,做既要授课又要管理班级的老师更是操心受累,但蔡老师却说,“每天面对这些单纯又朝气的学生,我会愈发觉得自己的内心越来越阳光。”因此,那些如蔡老师一般选择坚持奋斗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们致得我们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护,教师越受尊重,教育越美好!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