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这位领科国际高中生为何拒绝剑桥大学选择加州伯克利大学?

来源: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      编辑:佚名

徐乾智,领科教育国际高中上海校区2017届毕业生。被牛津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在牛津大学工程专业抛出橄榄之后,他却选择了入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专业。能同时拿到英国方向和美国方向知名大学的offer,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牛津大学,显然已经家喻户晓。而伯克利大学——这所美国**学府,同样霸气十足。截止2016年,共有91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四)、13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五)和23位图灵奖得主(世界**)。而学术方面,伯克利作为世界学术研究的最重要中心之一,物理专业也是相当不错。这里不仅曾有伯克利物理学教授、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更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欧内斯特·劳伦斯。原美国能源部部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就曾在2004-2008年担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主任(Director),同时兼任伯克利物理学教授,而1976年他也从伯克利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能考入牛津大学工程专业的同时,也能进入伯克利物理专业,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

这位领科国际高中生为何拒绝剑桥大学选择加州伯克利大学?

“要保持开心的状态去追求卓越”

在本学期的一场牛津、剑桥大学的经验分享会上,有一位同学,在讲台上看到镜头时,主动比起了“剪刀手”,看起来嘻嘻哈哈,毫不严肃。在学校很多活动中,也常能见到他的身影。如此喜欢玩乐的他,却是今年6个考取牛津的学霸之一。不管是物理,还是工程,甚至其他学科,他都学得游刃有余——他就是徐乾智。

徐乾智,提到这个名字,很多同学和老师脸上都会浮现微笑。他是一位阳光十足的男生,乐观开朗,热情大方。“我原来看过一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它里面有一句话说:心是很脆弱的东西,你要**哄哄它,要保持开心的状态去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地找上门。我一直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徐乾智如是说。

这位领科国际高中生为何拒绝剑桥大学选择加州伯克利?

如上所言,四年下来,徐乾智觉得自己认识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没有功利心。“但这也不意味着没有目标”,他补充说。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都会想办法把这些事情做到自己最满意、最开心的程度。他参加过很多活动,却并不热衷于坐“**把交椅”,他喜欢做事,却不要完全发号施令。当每一个人都只看到**名的终点线时,他会给自己的心腾出位置,去做压力没有那么大的第二名。“就这样,慢慢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拿到了牛津、伯克利的offer,哈哈哈哈......”

快乐而有序是成功的前提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这么快乐时,徐乾智说:“我喜欢的东西比较切入兴趣点。比如G1、G2喜欢踢足球,AS的时候还打过篮球。后来觉得自己对攀岩很有兴趣,并帮助攀岩社做了一些活动,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不是学术和技巧性,我只是单纯地觉得,可以学到与人交往的能力,感觉特别开心。我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人”这样的存在环境。”正因如此,他还加入了学生会,当过生活部长。他坦言,大家在一起**并解决事情是很有成就感的。但这些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发生了矛盾,交流得不够,就会有一些问题。“但是就是因为这些失败和磨合,才会知道以后怎么样更好地去做**,大家的感情才会更深。”

为什么参加这么多活动,学习还能这么轻松?带着这个疑问,徐乾智分享了他的经验。他觉得,这个也是潜移默化的,跟自身掌握的信息量有很大关系。比如他参加过模联,与人交流的能力比较好,朋友圈比较广泛,认识了很多学长学姐。他之所以能安排得过来两个方向的申请,很大程度也都归功于他的“信息量”。“一开始我是申请英国的。后来准备申请美国的时候,加州的学姐告诉我,怎样申请效率最高,一般要在文书里写什么才能有吸引力。虽然我觉得挺累的,但是并非杂乱无章,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序地进行。”

“领科给我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来说,领科无异于是一方沃土。徐乾智在领科读了四年,学校氛围对他影响很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记得当时我刚进学校时,听风就是雨,不会去做判断。四年下来,感觉批判性思维加强了,对于不确定的事情,会去考证判断。其次,就是有了一种不被规矩束缚的感觉。周围的同学都比较搞怪好玩,总觉得很开心。这些都从侧面帮助了我一些独立思考能力。那时候学长学姐问我是英国党还是美国党,建议我多做一些活动,或者有侧重地准备申请。”

为什么会最终选择伯克利,而不是牛津大学?徐乾智表示,因为伯克利有很多有意思的专业。兴趣多样的他,不太确定要学特定哪一门专业,所以想都尝试一下再做选择。况且,在伯克利,学的东西都比较难。喜欢挑战自己的徐乾智认为,多学一点学深一点才更有意思。再者,自从家人申请到了绿卡后,便临时转成了美国党,也就选择了伯克利。

这位领科国际高中生为何拒绝剑桥选择加州伯克利?

图中左四为徐乾智

“经验:去规划,但别执着”

对于学弟学妹的经验分享,徐乾智说:“我觉得我自己不是特别聪明的那种孩子,而是比较有战略性地对待这些学科。比如在G1、G2的时候,我的化学学得很好。到了AS的时候,觉得一下不一样了。所以我战略性地放弃了化学和生物。因为我想学工程,就把重点放在了数学、高数和物理三门课上。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对比综合,发现自己虽然喜欢喜欢文科,比如历史、经济,但并不能学得特别好。那这就不适合作为大学专业继续学下去了。后来,发现自己理科考得还不错,对数学、物理两门很感兴趣,加上我喜欢逻辑和推理,不喜欢太多背诵的东西,所以就选了理科。然后一步步慢慢地推动起来,慢慢发现了自己真正的爱好。我做事情都是走好这一步和下一步,其他的事情,会有规划,但不会执着,因为事情不一定总是按规划的方向发展。”

领科国际高中生为何拒绝剑桥大学选择加州伯克利大学?

在毕业典礼中,徐乾智张开双臂,拥抱并感谢了每一位老师。

将快乐进行到底

钱钟书在《论快乐》里说: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

快乐中兼济乐观,这是徐乾智每次遇到困难时会提醒自己做到的:微笑面对一切,敞开心胸去理解一切。会比起学术的专业,徐乾智的智慧更在于对自己人生的把握。他不怀揣功利之心去做事,不为了学习而学习。一边掌舵着自己的方向,一边享受快乐和自由;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逸态闲情却终有所得。拥有一颗快乐和自由之心,这才是他能被这些知名大学青睐的真正原因吧。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