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国际部 编辑:佚名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本学期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国际部学生处与师资教学处相结合,针对各科的学习方法、学习心得,开展了学习分享活动。希望通过专科老师们的指导及学生们亲身的学习经验分享,让更多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科产生兴趣,并能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技巧,以及**聆听,从而引申到能对更多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思考,最后也希望能培养学生在学习心理方面承受一定的抗压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
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国际部
文科老师们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先后以语文、经济、历史三门学科进行分享。下面让我们再次回顾他们的学习分享内容吧。
IG2-1韩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IG21的韩楚钰,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文学。钱钟书先生认为“天童舍利,无色无定,随人见性。”或许,我们无法切确的解释文学究竟是什么,但他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大至人文天理,小至一草一木,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写出的文章也不一样,这也是文学的乐趣之一。
文学作为一种媒介,能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比如《狂人日记》是真正能让人感到醍醐灌顶的。虽说写于战乱时期,看上去像是讽刺了封建社会而已,但历史是重复的,《狂人日记》就像照妖镜一样.残忍地拔开了事实。鲁迅也站在这铁屋子中,做着最清醒的狂人,于是他写下了《狂人日记》。试图向世人传达他所看到的,但在密不透风的铁屋子里,人吃人会一直持续于历史当中。而鲁迅的文学作品总是一针见血的,我们学习鲁迅的文章,读他的作品,为的是有朝一日能略去浮华的表面,看到问题的本质。文学本不是现实当中不存在的,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文人对事物的思考所得出的结晶。
民国时期正是才学辈出的时代。如写出“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的胡适先生,又如少年强则国强的梁启超先生,以及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先生等等,这便是乱世出英雄,他们大多作品都是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有些人可能认为与我们现在所处的平安年代距离太远,实则不是。文学从不限于时间,反而经过时间的沉淀,变得更加通透,只要是一个有自我思想的人,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能创作出文学作品。晓丹,我爱看王尔德的童话,一遍一遍地看快乐王子那时的并不多,只是觉得王子和小燕子太善良了,长大后再看这部作品俨然在讽刺当时的阶级制度,也明白了为什么王子的心不会融化,或许童话并不只是写给小孩子看的,更是写给大人看的。
当然,童话也是文学随着年岁的增长所能看到的内容也就不一样。说到莎士比亚,可能大部分人想到的是李尔王,哈姆雷特等,可他的十四行诗却更打动我。在莎士比亚的一生中共写了37部戏剧,却只出了一部十集,有人曾说过,没有读过莎士比亚,没有背过尼尔顿的人根本不配用英语写作。莎士比亚所写的诗对中世纪所有诗人的影响可谓是十分重大的。他的诗歌都是抑扬格五音部,再加上被誉为莎士比亚尸体的韵脚,便能组成一首极尽于优美的诗歌。私认为莎翁所写的诗是艺术,从他那严苛的诗体和华丽的辞藻,便能看出,这也算是一种文学,一种讲究字句排布的艺术。说了那么多,我想给大家推荐一些自认为读了很有意思的书。我最喜欢的也是我国读者最多的作家,余华。想必大家都读过他的《活着》.他其他的长篇小说都很值得一读 如《在细雨中呐喊》 《兄弟》而其中最深刻的便是《许三观卖血记》,是让人读了之后沉默许久,百感交杂的作品。
这部作品讲述了中国底层人民迫于生计,被迫卖血度过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以透支生命来维持生活的继续,莫不让人感叹一句“人生沧桑莫如斯”。许三观便是一个典型穷苦劳动人民的形象,用卖血的钱娶了老婆,用卖血的钱帮儿子还了别人的医药费,为报答老朋友去卖了血,为了给孩子吃顿好饭,他也去卖了血,一次次的去饭店喊了声“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而卖血所得来的钱,也为家庭躲过了一次次的灾难,但当他老了,发现再也不能卖血救急的时候,他陷入了整日的忧愁。这部作品看似十分压抑,但在许三观的身上却能看到人性的闪光点,他并不伟大,但足够真实。《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乍一看很惨,可若细细品读会发现荒诞的背后,总有亲切的存在。第二篇我想推荐的作品便是毛姆的《刀锋》,这部作品与《月亮与六便士》《人生的枷锁》,并称为毛姆人生三部曲,想必很多人都读过《月亮与六便士》,而我为何推荐《刀锋》只因其中的一句"一颗石子扔到河里,整个宙都会变得和原来不同。"这句话至今影响着我,却做我想做的事,因为做了就会有所不同。刀锋的主人公拉里有着异于常人的追求,他本应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可在**次世界大战中,他的至交好友为救自己而中弹牺牲,面对死亡的巨大打击,他开始对人生产生了怀疑,直至战争结束后,他也没走出阴影。他拒绝了体面的金融**,还取消了婚约,开始寻找内心的平静,他去巴黎留学,看哲学书籍,和各种各样的人一起旅行,住过修道院,当过煤矿矿工,去过船上当水手,最后到了印度,了悟了人生,而故事的最后,他只身返回了美国,做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隐身于纽约繁华的人海中。拉里是一个平凡人,却又不是个平凡人,我想每个人咬紧牙关去越过自己那把刀的锋刃时,目的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人都在找生活的答案,存在的意义。
我想文学便是一个人的思想的载体,将他所经历的所思考的通通呈现在作品中。而我们如今有幸能够阅读到如此之多的优秀作品,感受到如此之多的优秀思想实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请不要这些重要的文字被淡漠了,忽略了甚至遗忘了,当我们面对学业或生活的压力时,当我们想要偷得半日闲请捧起你手边的书本吧,伏尔泰曾说:“文学就像炉中火,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来火种,点亮自己,再去温暖他人。”希望我们都可以通过文学向这个世界传递温暖与光亮!谢谢大家。
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
A2-1郑同学
在IG2的时候,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次接触到经济学这门学科。起初我对经济这个两个字眼充满了好奇,它到底是学些什么的呢。经过了两年的学习,现在,经济学在我眼里更多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思考方式。
当然,想要学好课本上的经济学知识,和大多数学科一样,脚踏实地的学习很重要。去理解每个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多复习自己不熟练的内容,而不是只顾着抄笔记,从不去看。在as下学期准备CIE统考的时候,每一次的经济选择题考试后,我都把自己错的题目,一道道弄懂。我会想,如果我是老师,这道题我该如何去解释呢。然后我就把 ABCD 四个选项中,错的选项为什么错误,对的选项为什么正确的原因写下来。真正的把知识点熟记于心,所以之后一次又一次的经济选择题考试,我的正确率一直稳步上升。最后,我能做到一套完整的选择题只错一两个。Essay写作方面,可以把相似考点的题目挑出来,写一两篇自己的范文,之后要是遇到类似的题目的话,可以节约时间,更快的找到写作的思路。
如果想要对经济学有更多的了解,可以读一些经济学相关的课外书籍或者新闻报道,这样可以有助于拓宽视眼和更深刻的看待经济问题。在课余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叫(一课经济学)。这本书运用到了许多我在课本中学过的知识去解释 —— 为什么 盲目崇拜充分** 是不对的,为什么 机器并不会抢走**。为什么 制定比较低工资标准可能并不能帮助穷人。为什么公共建设工程并不一定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反而增加税收。这些问题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能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去解释它们,这让我真正喜欢上了经济学,感受到了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前两周,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作者分享了一段自己和母亲逛盒马鲜生的故事。晚上九点半,她带着她的母亲去盒马鲜生吃晚饭。刚进门,过了几分钟,店里的**人员拖着巨大的垃圾桶走到了食品展示柜旁边。他们开始把那些精美的新鲜饭菜、海鲜、甜品、饮料、点心,一批批的从货架上撤下,丢到垃圾桶里拉走扔掉。她们一边买着晚饭,**人员一边扔掉剩余的。
那位母亲拿起一个鲜肉月饼对店员说:这月饼还是热乎的啊,真的要丢掉吗?员工回答道必须丢掉,你看这有摄像头拍着,我们也不准拿,所以必须丢掉。
走在回家路上,她的母亲不停地重复:“太震撼了,作孽啊,多少穷人没东西吃啊……” 她给她的母亲解释丢掉的原因,比如卫生问题、拿出来再分配给穷人会有运输和人力成本、控制市场的供给、怕员工拿走再次销售啊…
后来作者又去逛盒马鲜生,看到牛奶货架上写着“不用挑!这些奶都是今天上市!”,对,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幸福背后是什么?现在意识到,盒马的新鲜、精致、便利、高效——背后都伴随着浪费的代价。怎么会没想到呢?我们只是和其他所谓的中产阶级市民一样,负担得着这种含在价格里的浪费罢了。但是我们浪费的不仅是钱,也不仅是食物,还有能源、清洁的水、碳足迹、劳动力……相对富有的人们抢在穷人前面先占有它们,然后再浪费掉。
读完这篇微博后,我突然意识到了经济学不单单是课本上那些曲线和模型。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还牵扯到政策,制度,法律,道德和人性的背后的思考逻辑。我能理解为什么这些生鲜食品公司要这么做,可还是改变不了每天在我们生活中有数不清的商家们在丢掉这些食物。它们被生产出来,然后再被扔掉。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
最后我相信脚踏实地这四个字,不单单适合于经济学的学习,它更适合所有学科的学习。
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国际部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