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你同意吗?普娃的成功才是学校的成功

来源: 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国际部      编辑:佚名

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你同意“普娃的成功才是学校的成功”这一观点吗?下面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国际部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位美国的校长在媒体访谈中,谈到教育觉得挺认同他的理念:他说教育是一种艺术,他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件艺术品,“你不能按照一张摄影的要求去评论一张印象派的杰作”。

普娃的成功才是学校的成功

Q::如果教育是一种艺术,但艺术在很多方面是主观的、不确定的,您如何看这一点?

A: :在美国,越来越多人认为教育是一种科学。各种以此为主题的研究,*括大脑研究、心理研究和社会研究,都倾向于人可以找到一个公式,**化地扩大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种趋势的好处是,我们会越来越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有些要素的确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学校需要利用这些客观要素为孩子创造更有效的学习环境。

但是这种方式的问题和局限性在于,我们是在和人打交道,每个独立的人是无法用一个公式来概括的。当我说“教育是一种艺术”时,我的目的是指出,我们要像对待艺术一样,寻求孩子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独特性。

我们激励并培养所有的学生:

终身学习的热情;诚信与仁爱的信念;追求梦想的勇气。

“终生学习的热情”,是不可能强加到学生身上的,而是要慢慢将这种习惯灌输、引导到学生的内心,形成他们自己内在的驱动。

“诚信”和“仁爱的信念”也不是可以“告知”给学生的,也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某种情境,在对话中明白什么是诚信和仁爱,为什么这很重要,为什么我要关注别人的感受,我如何从别人的视角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这么做,比如说,要是我们只去关注学生如何获得高分,而把他们是否热爱学习、是否尊重学术诚信的责任放在一边,那我们只需要让他们遵守纪律就可以了。这对一所学校来讲,**会容易的多。但是这样就无法形成一种有正面激励的环境,无法形成让学生愿意学习、愿意成长的环境。

比较好的教育是让学生想去学、安心去学、乐意去学——这就是我说的“艺术的部分”。这种将我们的宗旨在课堂教育中得以实现的艺术,使我们的学校与众不同。

Q:那在实际的学生与教师、与学校的互动中,如果遇到一个消极的学生,或者直白地说,看起来靠自我驱动无法跟上学校的要求时,你们会如何做?

A: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招聘老师的时候,我们首先看的是,应聘的老师是否能更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上做到差异化,能够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手段去激励他们。

当老师遇到这一类孩子,他非常聪明,主动性强,知道如何去学,那么老师的**就是帮他们寻找额外的项目,更深入去阅读和学习,持续刺激他们向前。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消极”的孩子,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和孩子进行对话沟通,让孩子有做选择的机会,通过选择激励孩子。

因为,通常成功能够促进我们行动,当成功无望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失去动力。所以,在学校里,老师的角色就是寻找那些“消极”的孩子,帮助他们寻找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让孩子意识到“啊,如果我们这么做,我就能够成功”,这样学生就喜欢上寻求成功。

另外,我们注意到,出现这样的学生,也有可能是他们家庭生活比较艰辛,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关心和帮助。

Innovation Institute:跨学科式学习

Q:在创造一种能实现学校宗旨的教育环境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和故事可以分享?

A: 我刚好要说到Innovation Institute(创新研究院)的故事。创新研究院是一个为期两年的跨学科项目型学习课程。这个课程融合了科学、社会科学、英语以及艺术课中的知识。

当学生进入9年级、10年级时,会有30个左右的孩子自主选择进入Innovation Institute学习,而不再以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学习:

**年,老师会向他们传授一些合作技能和项目所涉及的知识,

等到第二年的时候,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然后在Innovation Institute中探索与实践。

到今年,Innovation Institute已经运作三年了,在里面学习的孩子都取得了不错的学业进展。

好的教育关注所有孩子,而不是尖子生;

关注长远成功,而不是一时的结果

Q:Innovation Institute每年有30个学生在其中学习,学业情况非常好,那其他孩子的学业成绩如何?

A: 这样说吧,我们90%的孩子在考试中能够获得4分或者5分(5分为满分)。我们美国学校的孩子在高中都会进入的相关课程的学习。我们并不会筛选出部分成绩突出的孩子,只让他们学习某A类课程,或者只是挑选成绩好的孩去参加某B类考试拿高分,我们认为所有孩子都应该接受这样的挑战。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学霸。学校不能只把资源投给比较好的学生来赢得名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不同资源分配给不同小孩,兼顾各个层次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最终代表学校学业水准的,应该看那些中间段学生的表现。

Q:那谈到这里,我们不妨来聊聊,您觉得什么才是“成功”的学生?

A: 首先是完成升学目标(college mission),第二是是否他是否在学校里找到自己追寻一件事的热情,无论是戏剧、艺术、工程还是辩论,孩子找到终身喜欢并愿意为之学习的东西,就是一种成功。

但这中间学校的使命是什么?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否能让孩子感到快乐。成功,并且快乐(Sucessful and Happy)。我们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快乐的孩子也学不好。人类只有在安定的时候才能不断发展、相互信任,道理也是如此。每一个进入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不仅要看他如何学习,也去观察他是否快乐,是否融入学校,是否可以学得更好。

学生的成功还在于他是否**正确地面对其他人。我们学校的使命之一是“诚实友善、关爱他人”,善待他人、明辨是非的品质会帮助他在重要的时刻做正确的选择。

成功不仅仅是更好地通过考试,可能会有学校将之作为自己的使命,但在我们看来,成功是学校找到一种正确的方式塑造学生,分数很重要,但快乐地生活和奉献社会的态度更重要。

举个例子,当一些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课外活动,比如艺术、体育,成功又变成一种追逐的过程。如果一个学生喜欢小提琴,那么他一定要进入音乐学院、变成一个小提琴手吗?还是只是因为喜欢,拿来演奏给其他人听,丰富自己的生活就好?

所以在我看来,一个孩子的成功,就是通过他喜欢的事去学习,并从中弄明白自己是谁,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变成学业。喜欢并通过努力获得才是成功的。而成功是“一直在路上”的一个过程,享受快乐才能享受成功!

从上面这位美国学校的校长讲述唤醒我们对未来教育的关注

这几年跨学科的STEM创新教育也在星星之火之势

相信很多家长逐渐接受这种享受快乐的教育,无关标准而是尊重差异,个性化发展的教育。

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国际部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