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含金量其实就是企业需求量,那么我国大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我们来看看相关数据支撑: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发布的《中国项目管理二十年(1999-2019)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全国累计PMP报考人数近60万,通过PMP认证人数约42万,有效持证人数约30万,占全球PMP持证总量的1/3。
由上数据可得全国的参考为70%。
报告显示,报考人数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分别是华为、中国移动、IBM、中石油、中国电信、惠普、中兴通讯、中石化、中海油、联想集团。其中,华为累计报考量超万人次。
其他就不多说了,看看上面的拥有pmp人数最多的企业是些什么级别的,你觉得需求怎样,含金量怎样。
第二、我们看一看pmi官方的数据情况
中国大陆地区PMP和PMI-ACP认证人士总数
就中国大陆地区PMP数量而言,信息技术、制造业、电信行业位居前三;2018-2019年度,PMP数量增长最快的前三大行业分别为:航空、汽车和健康医疗。
第三、个人认知
另外说一点自己感知到的含金量情况,如果你像我一样去各大招聘平台去看,当招聘信息频繁或者多次出现PMP的时候,那就是你所在城市开始大量要求它的时候了,你应该尽早去取得相关证书以增加个人竞争力。
同时就目前国内情况看一二线城市已经普遍开始了pmp的需求潮,三四线城市预计将在近年内追上来,所以建议可以取得相应证书。
第四、取得证书后的优势
1、个人能力的提高方面
对于未入门且立志于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PMP将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充分理解各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以及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组、知识领域等,可以从理论上掌握项目经理应具有的理论素质。对于一个已经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PMP系统的学习过程,可以规范项目管理工作,提高项目管理的专业程度。
最重要的是你学习到了一套规范完整的思维能力,不论在做项目管理还是在一线实施将对你有巨大的帮助。
2、取得证书后的发展
由于国内的行情,不少企业提供升值加薪以及考试报销等双重优惠福利鼓励在职员工取得相应的证书。因此有一部分人在取得证书后获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在短期内没有金钱或者职务上的直接反应,但是就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来看,几乎所有学员都认为学习PMP课程后,对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确实有一定改善。
3、竞争力的提升方面
目前,在一些大型企业,PMP认证成为企业“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任职资格。如果要进入跨国公司,PMP资格认证是不可或缺的“敲门砖”,甚至是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拥有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取得这一认证。
第五、备考建议
备考大致经历就分为那几个阶段,这里重点说一说学习过程和考试准备情况:
、看PMPBOOK书籍,这本书确实挺厚的,我考试的是第五版,其中没有现在第六版有的敏捷开发的知识,不算目录后尾页都达到了612页,可见知识体系丰富,当然也是由于其中有不少的图片。关于书籍个人建议是至少看一遍、至少看一遍、至少看一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哈哈~如果你时间比较多可以看两遍到三遍都不多,但是一遍也能让你通过考试,这是前提,请牢记~
第二、看教学视频,跟着机构视频快速的看一遍、同样至少看一遍、至少看一遍、至少看一遍,看的同时可以结合你所看的书本描述,这样能够加深你的印象和加快理解。
第三、题海战术,关于题海战术个人建议如果没有过高的成绩要求可以放在最后一个月去进行。这里题海有三种方式进行:
1、机构准备的阶段性章节性联系题
2、使用管理圈APP进行刷题、模拟考试
3、考试前都会进入参考地方统一的责任机构所建立的群,这个群里就会有很多不同机构的同学,可以看看别人机构的题目,由于机构不同给出的题目不同,也有能够押中题目的,我考试的时候就遇到原题的。
个人三个月的利用情况:
个月的时候通过在地铁、动车上快速囫囵炖枣的看完了一遍书籍后就再也不想看书了,等到遇到不清楚的再翻书看;
第二个月主要是集中在看视频阶段,快速的倍速播放完视频后完成章节性和阶段性练习题,当时成绩在同学里面不算太好也一度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考过。
第三个月就是上面说的题海战术,每次成绩都在过关的边缘,也是非常捉鸡啊~由于每一套题要做完所花费时间都是巨大的,对于我这种每天晚上十点左右才下班十一点才到家的人是真的很长了。所以我每天只做半套题,也就是两个小时,核对完后就睡觉。
最后考试当天一般提前大半个小时到考场准备,提前十分钟左右进入座位入座,到考试完成下午一点,也是煎熬,生平次一次性考试这么长的时间,最后还是略微提前交卷出来了。幸运的是通过了考试。